各位朋友,又是我阿濱。
今天這篇文章,可能有人會覺得刺耳,有人會覺得太真,但我還是要講。因為我知道,很多屋主、很多買方,正在這個時間點做人生最重大的決定。
這不是一篇市場預測報告,而是我在第一線看到的血淋淋真相。
一、壞消息:降價潮不是個案,而是「連鎖反應」
第七波信用管制(限貸令)已經 350 天,川普那個 20%+N 關稅實施到今天第 34 天,整個市場的壓力感,正在發酵。
我講幾個真實案例:
1️⃣ 台中南區某個社區,之前鄰居才剛以 2300 萬成交(實登還沒上),新屋主信心滿滿,直接掛 2398 萬。合理吧?結果呢,低樓層突然殺出一個程咬金,直接掛 1998 萬。這一刀下去,不只價格被「打骨折」,整棟大樓直接被鎖死。更慘的是——那間 1998 萬的,還沒賣掉。
2️⃣ 太平另一個案子,同社區行情大概 40 萬/坪(含車位均價)。結果有屋主 Hold 不住,因為他另一間馬上要交屋,資金卡死,硬是開出 36.7 萬。這一降,等於把整棟社區一起拖下水。
朋友們,這不是特例,這是縮影。這種「一間撐不住,全社區陪葬」的狀況,在台中已經越來越常見。
二、買方的心態:殺到底、還想再殺
你以為降價 10% 就有買家接手?
我告訴你,就算價格已經比實登低一成,買方還是要「趕盡殺絕」。
這陣子我收到的斡旋,真的讓我不知道怎麼開口跟屋主報告。因為我怕他們一聽直接氣到吐血。
買方心裡想的就是:市場還沒落底,我為什麼現在要買單?
他們不是沒錢,而是覺得「再等一下,會更便宜」。
三、好消息:政府可能要放寬
不要說我都只講壞消息。
最近新聞出來,政府已經在討論要不要放寬限貸(新聞標題:卓榮泰明召集跨部會議討論「房貸荒」 最快中午說明結論)
說真的,這對屋主是一線曙光。因為限貸令這一年來,已經把市場「冷到快結冰」。
如果真的鬆綁,至少買方的貸款壓力能減輕,成交數有機會回溫。
四、我自己的體感數據
我每天都在跑現場,跟買賣雙方交手。以下是我觀察到的:
1️⃣ 市場上 99% 的屋主還是不願意降價,可能是鋼鐵人看太多..堅定信念、永不言敗比比皆是。
2️⃣ 租案大量增加,租客選擇性變多,逼得很多「賣不掉的屋主」只好改出租。
3️⃣ 成交數據裡,1500 萬以下的案件佔 7 成以上。因為這種價位,貸款比較容易成功,銀行也比較願意放款。
換句話說,高總價案件像被凍結;中低總價還有溫度。
五、對屋主的真心建議
我知道很多屋主心裡會想:「市場能不能回到 2024 年那樣熱絡?」
老實說,答案沒有人能保證。與其盯著過去的價格,不如先回頭看看自己的財務狀況,這才是最務實的做法。
- 如果你資金比較緊繃,手上還有貸款壓力,那麼提早規劃,會讓自己睡得更安心。
- 如果你是自住,沒有急迫性,其實可以安心守著家,市場總有一天會慢慢回穩。
- 如果你是投資,建議先算清楚租金報酬率,讓房子「能養自己」,就算行情起伏,也比較不會那麼焦慮。
我想說的是:房地產不是永遠只漲不跌,它跟人生一樣,有高有低。
做好財務規劃,不是因為市場有多壞,而是為了讓自己在任何狀況下,都能走得穩、睡得著。
六、我的一年內預測
? 如果政府放寬限貸,市場不會立刻回升,但會慢慢有成交量出現。價格不會 V 型反彈,而是「小幅止跌 → 橫盤整理」。
? 如果政府不放寬,那麼市場還會繼續「慢性流血」。成交量會再萎縮,價格會被一間一間急售屋主往下拖。
七、我為什麼寫這篇
最後,我想強調三點,這也是我堅持的原則:
1️⃣ 這些觀察都是我的第一線感受,不代表市場全貌。 你可以不認同,但希望彼此理性討論,互相尊重。
2️⃣ 我的文章永遠不刪除。 因為我在記錄台灣房市的變化,未來回頭看,這些文字都是最真實的歷史。
3️⃣ 我知道講真話會被討厭,但我不想違背良心。 如果我只講甜言蜜語,那我就跟一堆廣告文沒兩樣了。
#順便小小透露一下
今天剛好是我生日 ?,寫這篇不是要博祝福啦,但如果大家看我壽星一場,在留言區罵我小力一點,或者乾脆祝我一句生日快樂,我都會很感動 ?。
八、留一個問題給大家
你覺得呢?
政府會放寬限貸嗎?
如果放寬,房價會回漲?還是只會「止跌」?
如果不放寬,你認為市場會走到什麼地步?
留言告訴我,我真心想聽你們的看法。
市場不是我一個人的,大家的意見,才是台灣房市最真實的樣貌。
#阿濱第一線觀察
#辣歸辣
#但希望能讓大家更清醒